上博簡逸詩《交交鳴烏󠄁》研讀

上博簡逸詩《交交鳴烏󠄁》研讀

《逸詩・交交鳴‹⿱於鳥›》出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四)》,是出土《詩》類文獻中的一篇。文中讚揚君子(領導者)的高尚品德和親民作風。
本文蒐集相關資料,將此詩進行研讀。


逐字隸定

摹本中的紅色筆畫爲個人推測。

展開查看…

原簡摹本隸定
簡㈠
‹⿹⿶戈幺豆›
‹⿹⿶戈幺豆›
‹⿰𡵂女›
簡㈡
*
英_
交₌
‹⿱於鳥›
‹⿹⿶戈幺豆›
*
*
簡㈢
‹⿹⿶戈幺豆›
‹⿰𡵂女›
‹𰿞›
‹𢘓›
‹𫩞›
‹𬅸›
下_
交₌
‹⿱於鳥›
‹⿹⿶戈幺豆›
簡㈣
[若]
‹⿹⿶戈㐅㐅›
‹⿹⿶戈幺豆›
‹⿰𡵂女›
‹𰿞›
‹𢘓›
‹𫩞›
大_

標記了星號的字,下詳。


簡文整理

紀簡文如下:

㈠ 〼㲽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若玉若英君子相好㠯自爲兏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
㈡ 〼皆芋皆英_交₌鳴‹⿱於鳥›集于中渚‹⿹⿶戈幺豆›俤□□若豹若虎君子
㈢ 〼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隹心是藇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皆‹𬅸›皆下_交₌鳴‹⿱於鳥›集于中澫‹⿹⿶戈幺豆›
㈣ 〼貝君子相好㠯自爲‹⿹⿶戈㐅㐅›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隹心是萬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皆少皆大_

不難看出全詩格式整齊,《詩》的風格明顯。根據上下文將全詩進行初步補字,將文本支持範圍內可以確定的字進行補齊:

①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㲽。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,若玉若英。君子相好,㠯自爲兏。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。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芋皆英。
②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渚。‹⿹⿶戈幺豆›俤□□,若豹若虎。君子相好,㠯自爲。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藇。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‹𬅸›皆下。
③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澫。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,若若貝。君子相好,㠯自爲‹⿹⿶戈㐅㐅›。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萬。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少皆大。

此時僅剩四處疑難、未知字。首先解決簡二的「‹⿹⿶戈幺豆›俤□□」:

本詩簡二有如下疑難字形:

按上下文推斷,此處應爲「君子」二字,然其形頗爲可怪,整理者不識,逕摹其形,作「」。

按從整簡拼圖中可知,簡一「㠯自爲兏」四字與簡二「□□若豹」的字形構成對稱,故可推知簡二上的此二疑難字蓋爲簡一「㠯自」之墨跡所污染。

排除反印痕,觀察簡二相關字形,可察覺有「君子」二字細微墨痕,摹之如下:


簡文釋讀

①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㲽。
②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渚。
③交交鳴‹⿱於鳥›,集于中澫。

「交交」馬承源原釋「交互飛翔往來」。
馬瑞辰《毛诗傳箋通釋・黃鳥》「交交,通作咬咬,謂鳥聲也。」
廖名春將之譯作「往來鳴叫」。

「‹⿱於鳥›」字從「鳥」從「於」,字亦見清華三《赤鵠之集湯之屋》。「於」即「烏」之後起省形。「於」左之「鳥」省作兩筆,與「鳥」差異化,此處「‹⿱於鳥›」構形上即累增意符「鳥」以強調其爲禽類之一種。
常佩雨、曹建國以烏鳥意象不佳改釋「‹⿱於鳥›」爲「鷖」,義「鳳」,但韻部通假有所不便,可備一説。

「集」義「(鳥)棲息」或「聚集」。

「㲽」即「梁(‹𱥻›)」字,義「橫跨河流的石頭」或「魚堰」。
「澫」原釋「漫」。李零、孟蓬生讀作「瀨」。廖名春讀作「隅<湡」。秦樺林讀作「厲」。
按此句韻腳「澫」「貝」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「萬」「大」,則此「澫」之上古音當在月₁部 *-AT。馬説「漫」在元₁部 *-AN,對轉押韻有所不便,廖説「隅」在侯部 *-O,二説并非。
詩・衛風・有狐》:「在彼淇梁」「在彼淇厲」文例相類,秦説可從,訓「澫」爲「水涯」。

①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,若玉若英。
②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,若豹若虎。
③‹⿹⿶戈幺豆›俤君子,若若貝。

「‹⿹⿶戈幺豆›俤」,前一字季旭昇等人認爲應爲「‹𧰙›」字之省。「‹𧰙›俤」與傳世文獻中「愷悌」「闓悌」「豈弟」等當爲同一詞之不同寫法,義「和樂平易」。

考慮到第①行韻腳中有兩個「英」字,後一字「皆芋皆英」中的「英」與「芋(華)」並舉,則前一字恐非此「花朵」義,而當與「玉」義接近。常佩雨讀「英」爲「瑛」,義「玉的光采」,言君子「德行精瑩有光采」,可從。
按《玉篇》「瑛」:「美石似玉,水精謂之玉瑛也」,將「瑛」釋作「似玉的美石」,可備一説。

「若若貝」缺字。從上文「玉」「英」、「豹」「虎」並舉,可知此處空缺詞義當於「貝」接近。
「貝」一義財寶,故季旭昇補「金」,廖名春補「珠」。
常佩雨以《小雅・巷伯》「萋兮斐兮、成是貝錦」、毛傳「貝錦,錦文也」補「錦」字,謂君子文采斐然。可備一說。

①君子相好,㠯自爲兏。
②君子相好,㠯自爲
③君子相好,㠯自爲‹⿹⿶戈㐅㐅›。

相好,原釋以《小雅・斯干》「兄及弟矣,式相好矣,無相猶矣」釋簡文之「相好」爲「兄弟不相疑」,非是。
宜以其一般意味,釋爲「交好」。

「兏」字原釋隸定爲「‹𪠍›」。原釋讀爲「長」,義「善」,可從。「以自爲長」意即「使自身向善」。
集成4301 作冊夨令簋中有此字:「用‹⿱𡗜井›‹𪠍›于皇王,令敢‹𪠍›皇王‹𫳇›……」一釋「‹𪠍›」爲「揚」,亦有「發揚、向善」等積極意義。
秦樺林釋「‹𪠍›」爲「師長」。常佩雨釋「‹𪠍›」爲「人長」。何昆益在認爲「爲」後暗含「之」字,「㠯自爲之‹𪠍›」即「勉勵自己成爲臣民的君長」。可備一說。考慮到第③行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詞性,取此名詞義可能更爲合適。

「兏」「」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三字在詩中結構地位相同,第二字未知,故先討論第三字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。

上博三《周易》有此字:「曰班車‹⿹⿶戈㐅㐅›」,對應今本「曰閑輿衛」。
上文提及《交》此行韻腳入月₁部 *-AT,「衛 *WAT」諧聲域韻同,可通,則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與「衛」字當音近。
原釋據此讀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爲「慧」,義「智、敏」。
秦樺林將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字形認作「歲」,與「衛」「慧」通假,可備一説。
按「慧」之通假情況多在月₂部 *-ET,所以將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讀爲「衛」、義「護衛」,似乎更爲適合。「以自爲衛」意爲「成爲百姓的衛將」。

現在再討論第二行缺字。此行韻腳「渚」「虎」「」「藇」「下」,入魚部 *-A
廖名春補「雅」,釋「威儀」「雅正遵禮」。
秦樺林補「武」。季旭昇補「禦」。從第③行「‹⿹⿶戈㐅㐅›」詞性來看,此二説可能更爲可從。本文姑且採用季説,釋之爲「保護者」。

①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
②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藇。
③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是好,隹心是萬。

「‹⿰𡵂女›」字原釋作「‹⿰糸女›」,「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」讀爲「愷豫」,義「和樂」。若依此説,「‹⿰糸女›」字從「糸」從「女」,當以「女」得聲。原釋以「女 *NA」「豫 *LA」疊韻通假,其説有可疑之處。
秦樺林讀「‹⿹⿶戈幺豆›」爲「豈」,讀「‹⿰糸女›」爲「譽」。將「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糸女›是好」讀爲「豈好譽」。
季旭昇認爲原簡「」字左半部分所從的並非「糸」,而是「‹𡗞›(奚)」字,將此字認作從女、奚聲的「㜎」,讀爲「戲」;並以《大雅・板》「敬天之怒,無感戲豫。」毛傳「戲豫,逸豫也,馳驅自恣也。」將「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糸女›」讀爲「豈戲/嬉」,將此句譯作「豈會貪圖享樂」。不從。
董姍將字二字隸定爲「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」,讀爲「豈美」。李曉梅認爲可從,並認爲「‹⿹⿶戈幺豆›‹⿰𡵂女›」可能是連緜詞。本文從之,擬音作「kʰəiʔ-məiʔ」。

「隹」即「惟/唯」字,發語詞。「隹」「是」可以構成倒裝結構,即「惟~心」,則「」「藇」「萬」當爲動詞。

宜先討論「藇」「萬」詞義,再來猜測缺字。

上文提及第③行的韻腳「萬」在月₁部,則當是「萬 *RAT」聲,此諧聲域內的「勵 *rath > raθ」「勱 *mrˤath > mrˤaθ」二字最爲合適。本文不從原釋「勱」,而讀之爲「勵」。
常佩雨讀「萬」爲「亶」,義「誠信忠厚」,但「亶」在「旦 *TAN」域中,聲韻皆不和,非是。

「藇」字原釋以《詩經集傳》釋《小雅・伐木》「釃酒有藇」爲「美貌」,釋簡文之「藇」爲「心境(美)」。
季旭昇比照第③行「隹心是萬」,釋「藇」爲動詞「脩美」,可從。
廖名春讀「藇」爲「與」,義「相交」。詞性無誤,但語義與「萬(勉勵)」不和,恐非是。
王寧疑「藇」當讀作「懙」,義「適中、安適」。

首行韻腳「㲽」「英」「兏」「」「英」,故缺字在陽部 *-AŊ。這三句是説君子增進自己的心境,可以補「向」「養」「廣」「匡」等字。本文採季旭昇説,補「匡」字。

①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芋皆英。
②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‹𬅸›皆下。
③‹𰿞›卝‹𢘓›‹𫩞›,皆少皆大。

《說文》段注:「,古文閒。」「」與「‹𰿞›」同,「‹𰿞›」音在諧聲域「閒 *KREN~KRAN」中。
「卝」諸韻書注音「古患切」。又《說文》「古文卵」。段注據《五經文字》、《九經字樣》補「古文礦」。
原釋採《集韻》「丱,古患切」,將「‹𰿞›卝」讀爲「間關」,作擬聲,或義「崎嶇」等。季旭昇以「間關」爲「努力」義。
廖名春疑「卝」可讀爲「燕/晏」,義「安閒」,因此讀「‹𰿞›卝」爲同義複詞「閒燕」。
本文姑且採用馬説、季説,讀「‹𰿞›卝」爲「間關」。

「‹𢘓›‹𫩞›」,原釋不識待攷。
「‹𫩞›」原釋隸定作「司」,非。季旭昇隸定作「‹⿱厶司›」,可。
《說文》:「‹#𧦥›,古文謀。」形與簡文「」極近。廖名春據此疑「‹𢘓›‹𫩞›」可讀爲「謀治」。季旭昇、曹建國同。「謀治」義與全文讚頌君子(領導者)親民勤政可以和恰,可從。
廖名春又讀「‹𢘓›」爲「‹𢜮›」。《爾雅》:「‹𢜮›」,愛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‹𢜮›,‹𢜮›撫也。」小徐本注:「撫愛之也。」於是讀「‹𢘓›‹𫩞›」爲「‹𢜮›怡」,義「和悅」。可備一說。

「皆芋皆英」中的第一個「皆」,原釋認爲從「虍」從「皆」。原簡殘半難識,姑不從此説,逕作「皆」。

「芋」即「華」字,楚簡此形頗多見。「英」義「花」。

「上下」,應當指「上下級、君臣關係」。
「‹𬅸›」即「上」字。從「上」從「止」,參照季旭昇《說文新證》「鄂君啓節用爲『上溯』義,所以加辵形,強調它屬於一種動作。」古文字中「辵」部件可以省略成「止」部件。故「‹𬅸›」的字形可能表示此爲動作,則可以讀「皆」爲副詞「偕」,釋「皆上皆下」爲「君子與臣民同進退」,姑備一說。

「少」即「小」字,楚簡此形屢見。「小大」,常佩雨釋「尊卑之臣」。季旭昇認爲「小大」所指範圍太過寬泛,宜以文意定義。本文姑且取「老少」義。

原釋讀「皆」爲「諧」。廖名春讀如字。
常佩雨讀「皆 *KƏI」爲「嘉 *kr’ai」,歌微兩部音近通假。讀「皆芋皆英」爲「嘉華嘉英」,釋「華」「英」爲「英才」。
廖名春亦讀「皆」爲「嘉」,將這三句釋爲「華、英都嘉,上、下都嘉,小、大都嘉」,但具體意義並未明確。
本文姑且採用廖説、常説,讀「皆」爲「嘉」。


原文通讀

根據上文的簡文釋讀、補字,將全詩通讀如下。
擬音採用 msoeg 體系,非三等記作尖帽子。

詩句擬音
交交鳴烏
集于中
krâu-krâu mreŋ ʔâ
dzə̂p wa truŋ raŋ
愷悌君子
若玉若
kʰə̂iʔ-lîʔ kɫul-tsəʔ
nak ŋok nak ʔraŋ
君子相好
以自爲
kɫul-tsəʔ saŋ n̥ûʔ
ləʔ dzih wai traŋʔ
豈美是好
惟心是
kʰəiʔ-məiʔ deʔ n̥ûh
wi səm deʔ kʰwaŋ
間關謀治
嘉華嘉
krên-krôn mə lrəh
krâi wrâ krâi ʔraŋ
陽部 *-AŊ
交交鳴烏
集于中
krâu-krâu mreŋ ʔâ
dzə̂p wa truŋ taʔ
愷悌君子
若豹若
kʰə̂iʔ-lîʔ kɫul-tsəʔ
nak prêuh nak hɫâʔ
君子相好
以自爲
kɫul-tsəʔ saŋ n̥ûʔ
ləʔ dzih wai ŋaʔ
豈美是好
惟心是
kʰəiʔ-məiʔ deʔ n̥ûh
wi səm deʔ slaʔ
間關謀治
嘉上嘉
krên-krôn mə lrəh
krâi daŋʔ krâi ɡrâʔ
魚部 *-A
交交鳴烏
集于中
krâu-krâu mreŋ ʔâ
dzə̂p wa truŋ raθ
愷悌君子
若珠若
kʰə̂iʔ-lîʔ kɫul-tsəʔ
nak to nak pâθ
君子相好
以自爲
kɫul-tsəʔ saŋ n̥ûʔ
ləʔ dzih wai wraθ
豈美是好
惟心是
kʰəiʔ-məiʔ deʔ n̥ûh
wi səm deʔ raθ
間關謀治
嘉小嘉
krên-krôn mə lrəh
krâi seuʔ krâi lâθ
月₁部 *-AT

簡單地翻譯如下:

烏鳥們鳴叫著,停駐在河堰上。
和藹的君子們,像玉石般高尚。
君子與人交好,想要當好君長。
愛好和樂安寧,增進自身修養。
努力謀求太平,是出色的人才。

烏鳥們鳴叫著,停駐在河洲上。
和藹的君子們,像虎豹般威武。
君子與人交好,想要當好衛士。
愛好和樂安寧,匡正自身心態。
努力謀求太平,是出色的君臣。

烏鳥們鳴叫著,停駐在河灘上。
和藹的君子們,像珠寶般珍貴。
君子與人交好,想要當好衛兵。
愛好和樂安寧,勉勵自身向上。
努力謀求太平,是出色的老少。

全詩爲君子歌功頌德,讚揚君子品德高尚、和藹親民、爲人民守土安邦。


書影、全簡拼圖、摹本

展開查看…


參考文獻

[1] 馬承源主編.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四)[M]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. 2004.
[2] 季旭昇. 說文新證[M]. 臺北:藝文出版社. 2014.
[3] 廖名春. 楚简《逸诗・交交鸣‹⿱於鳥›》补释[J]. 中国文化研究.2005.
[4] 何昆益. 《上博(四)》逸诗〈交交鸣‹⿱於鸟›〉析论[J]. 诗经研究丛刊.2011.
[5] 曹建国. 楚简逸诗《交交鸣‹⿱於鸟›》考论[J]. 考古与文物.2010.
[6] 常佩雨. 上博简逸诗《交交鸣鹥》新论[J]. 河南社会科学.2012.
[7] 季旭昇主編. 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(四)》讀本[M]. 臺北:萬卷樓. 2007.
[8] 李曉梅. 上博簡與清華簡詩賦文獻校注[D].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. 2015.
[9] 秦桦林. 楚简逸诗《交交鸣‹⿱於鸟›》剳记[OL].2005.简帛网.
[10] 布之道. 廣韻形聲考[OL].2022.古音小鏡.

上博簡逸詩《交交鳴烏󠄁》研讀

https://vistudium.top/2023/08/05/mreng-a/

著士

hulenkius

作於

2023-08-05

協定